高考周遭二三事

高考周遭二三事

2023高考

今年的高考又去拍了现场。去年去是测试相机,今年去是为了拍一些B-roll。

当然也感慨,从2017年接手的初二以及2018年接手的初三,都是2019年毕业,这波学生如果没有把我删除的话,基本上我都在朋友圈看到他们高考的消息。不由得很感慨,这帮学生短短三年,从中学走向大学,从简单的初中知识到学完高中知识。

这三年整正就是疫情的三年,也是我很丧气且一事无成的三年。

出于社恐的原因,我没有再主动和他们联系。所以扛上相机,出门随便拍拍。

顺带聊聊发生在高考期间的二三事。

话题事件

每年的高考,都是全社会的关注。往年一般是啥暴雨、堵车、送行、找准考证。然后就是作文题目、数学很难等等。

然后今年除了这些老掉牙的话题,冲顶霸榜力压常规高考话题的,居然是「指鼠为鸭」和「春熙街拍」。

Snipaste_2023-06-08_13-49-27

(2023-6-8 高考第二天微博头条)

「指鼠为鸭」事件:

6月1日,”江西一高校饭菜中疑吃出老鼠头”的短视频在网络热传。影片清晰显示,饭菜里的一块黑色异物看起来极似老鼠头,不但有眼睛、胡须还有牙齿。6月3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其官方微博通报,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共同对”异物”进行了对比,确认为”鸭脖”,为正常食物。南昌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经过反复对比,他们确认异物是“鸭脖子”。学生本人也在现场作出了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了澄清。

指鼠為鴨」重創官方威信江西成立聯合調查組- 國際- 自由時報電子報

校方发文后,被爆该校新媒体中心主任要求学生按照已经拟好的话语范本去新闻评论区留言。

图像
图像

整个过程没有拿出更具体的证明,习惯性的展现出权利的傲慢,但由于老鼠的视频实在太过于真实,反衬出市场监管部门的之言睁眼说瞎话的回答更加的滑稽,在各种搞笑二创视频行为中,充满了对公权力滥用和公信力崩塌的反讽。

「春熙街拍」事件:

6月7日,网上突然曝出了一段街拍视频:一位50多岁的粉衣男,牵手一名20多岁的高佻大美女,在成都的春熙路逛街购物,有说有笑,满面春风。单独从视频看,就是单纯的反差感、老少恋、傍大款、包小三,有点谈资但是也不算离谱。

又一视频流出,中石油领导与小三街拍门,刻意为之?更多内幕爆出! | Redian新闻

后面网友扒出男主角是国企中石油旗下寰球项目公司的总经理和党委书记。和下属女主角前往四川出差期间在春熙路太古里逛街,被拍下的这段画面。

图像

制度性问题

这两件事在中文互联网能被爆出来,先觉条件就是背景不够硬。就像电视里的贪官永远的比较基层的极少部分群体一样,两个事件中的主体一个是职业技术学校和小地方非政府的行政部门,另一个是国企下属的公司的小领导的桃色新闻。至少表面上看上去是不痛不痒甚至充满了娱乐性,满足大众传播的口味,同时又没有明显触及碰都不能碰的话题。

但事实上随着事情的发酵,如果你逻辑思考正常的话,就能够很容易发现其娱乐性的背后「制度性问题和矛盾」,甚至如果我代表的体制核心利益的部门,会觉得这事可比去封杀马斯克火机发射,以及各种普通人根本看不懂的隐喻讽刺来说要重要得多。因为这两件事情都是传播和讽刺度兼具,又通俗易懂,很容易的顺着逻辑就思考下去——睁眼说瞎话的,只有他们吗?如果不是画面过于真实滑稽,类似情况生活中不很常见吗?类似的控评和舆论管制,不也是很常见的手法吗?不解决问题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是不是太熟悉了?生活中是不是有太多的软肋被拿捏,以至于说句显而易见且不痛不痒的真话都困难?政府还有公信力吗……

(写稿之时,目前两件事情已经淡出大众视野,是有意为之,还是恰巧最近的热点就是一波一波)

为什么权利机构能够睁眼说瞎话指鼠为鸭——因为监管机构是裁判员有强权、学校是毕业证的裁判员也有强权,而一旦两个利益不共同体,由于不知什么原因强强联合在了一些,那么在缺乏监管和惩罚的情况下,弱者没有路径去维护自己权利,睁眼说实话就是必然的。而类似的事情常常发生,因为有权利的不仅仅是小地方非政府的行政部门,也不一定只有行政部门和学校才能强强勾结再一起。

可以官商勾结、可以官官相护,只有把利益捆绑在一起,枪口就可以一直向外。普通人面对高饱和的蓝底白字,能怎么办,投诉?——我查我自己。媒体?——媒体姓啥。网络曝光?——那么维稳经费白花了吗。

所以只有这个看着不痛不痒的事情逃过了删帖,被推成了热点。最终就形成了对睁眼说瞎话的强权讽刺、也见证了政府公信力在一次次的事件中被消磨殆尽。尤其是大疫三年,一次次地造谣式的辟谣,一次次地不解决问题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屡试不爽的路径依赖。

你说有些历史问题、世界难题非常复杂,大家就别说了,暂时没有答案,讨论只会增加不和谐,所以我们在某些话题上控制一些言论。在这个角度上,我觉的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自由言论权力的让渡,换来的不是关注问题的解决,而是下一次更加变本加厉的审查。毕竟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是一件无比简单的事情。所以即便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安全问题,说实在的也吃不死人,也赔不了什么钱,加强卫生管理也花不了太多人力物力,然即便如此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仍然是成本更低的方式。

印度至今仍有数几千位工人日洗20万件、月薪不足1000。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仍然存在,原因就是虽然机器很便宜了,但是人工的成本还是比机器低。如果政府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控评删帖、主动造谣、勾结利益团体的成本,也包括万分之一概率,由于事情处理得过于草率奇葩而一不小心登上热搜,然后所受到的处罚(如果有的话)的成本,比去解决问题的成本低,那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从制度上就没有被解决的动力。

「指鼠为鸭」事件发展到昨天,江西成立省级调查组去调查。但是如前所言,这个事情本身很小,吃不死人赔不了什么钱,但是如此的小题大做只是解决事情本身,解决面子问题。并不能解决事件背后的「制度性问题和矛盾」。那么这类事情仍会时常发生,只不过以后会变得越来越不能触碰,以后更加精进技术加大审查尺度,把「可能不正能量」的热点的发酵扼杀在萌芽。只是问题还在那,房间里的大象还在那。

(图为联合国被删除的微博)
(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删除的微博)

「春熙街拍」事件本质是一个有钱人包二奶的故事,平淡得估计故事会都懒得写。但是能够引爆网络的关键点有三:在众所周知的街拍圣地面对镜头光明正大的挽手前行、垄断型国企中石油的下属部门领导、女方自己发出来的大尺度照片和奢侈品消费。

胡锡进也第一时间回应了,说这是个「怪例」。个人片面的解读起来就是,既得利益者都普遍谨言慎行,如此招摇过市确实不太应该。他的关注点更多的落在和此前的江西周公子相似,错在了不应该太高调,而不是既得利益本身的问题。(因为他本身何尝不是既得利益者呢)。

图像

其实小三之事说到底是私德,如果不是明星会带来不好的传播效应,社会的氛围基本上就是“见怪不怪,与我何干”。但是国企,尤其是垄断型的国企,享受着非市场规律的,甚至可以说是从民众身上汲取的超额的利润,本应取于民服务于民,其整天说自己亏损,转头豪车美女奢侈品。同时这还仅仅是由于超脱常识的高调而成为热点的「怪例」,那显然这也不会是「孤例」。

当然如果很多危机公关一样,火速的免职。但是这仍然是不解决「制度性问题和矛盾」。他们并不是像底层人民在工作中犯错然后就工作没了饭碗丢了,这个阶层的人,在事件平息后再就职的案例简直不要太多。好一点的甚至还能升高,差一点无非是赋个闲职仕途没了,但仍然比绝大多数的底层人民过的要潇洒。就像小三说的,她的起点是很多人的终点。这种阶层的无力感,在互联网上如同耳光每一个看客的脸上。

image-20230612205547063
img

这两件事的处理,更多的是为了平息不可控的舆论,并不能也无法解决问题本身。所以最后得到的教训,绝不是下一步干了,只能是下次不要上热搜了。

当下的问题

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氛围每况愈下,既有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有疫情三年的累计。表现出来的就是就业、收入,甚至结婚、生育上遭遇将所未有的困难。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老掉牙的句式就是“当下是过去最好的一年,也是未来最好的一年”,说起来很悲观。

可能由于网络的发展,把过去不同圈层不同关注点的人给拉到了一个广场上,看着同样的头条,比如原本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所处的圈层和生活方式是不被大家所看到。但是随着网络让越来越多的大开眼界(也包括他们自身的主动的炫耀),让很多本该埋头苦干,在各种官方勾兑的鸡汤激励下前行的人,就慢慢的不会被这些主流叙事所欺骗,也会停下来想想自己是不是一颗韭菜。尤其是疫情这三年公信力的丧失。

还有部分非制度的获利者,我称为被时代随机选中的明星,获得了不匹配能力的财富,觉得几百块钱吃不了早餐,几百块钱买不了一双袜子,毕竟他们一天收入几十上百万计。所以这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方式,也是合法收入无可指摘。只是这种本不该出现的何不食肉糜般的阶层观念冲突,通过互联赤裸裸的呈现在大众面前。
img

img

当然也可以说这些事情并不是变多了,只是以前是你不知道,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这些阶层。而现在网络发达了,足不出户就能被千里之外的人气的脑壳疼,越来越多的事情和情绪容易变成全民关注的焦点,被大家普遍讨论的感觉变多了而已。

但是过去的整个经济整体发展,大家能够分到这个蛋糕增长的一个小部分,也就是只要盘子做大了,普通人分到的的汤也会每天变多。但是现在蛋糕不增长了,那些既得利益群体仍然过着奢靡的生活,甚至还想着如何从老百姓身上再薅一些羊毛下来。

image-20230613191741451
image-20230614183600002

我的观念是我不仇富,只要你的钱来得合法和公平的,甚至是投机买彩票中的,只要这个过程经得起质疑,我觉得都是OK的。官员、国企工资高点没关系,你的财产是公开经得起审视的就没问题,但是当下的高收入群体有多少是真真正正经得起审视的呢?

在唐山事件之后,网上借着风潮很多腐败黑社会问题被网友曝光出来。我当时就想,其实这个随机事件如果发生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然后全国网友的目光聚焦于,此并因为这件事情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批评的“尚方宝剑”,那么有多少城市的官员经得起这样的审视呢?我觉得很少很少。

还拿春熙路事件来说,本质上“街头被拍发到网上并被周围的人发现”就是一个很随机的事情,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情,纪委能发现了这个问题吗?办公室里同事看不出他们俩之间的这些关系吗?但似乎并没有人(敢去)举报,或者公司内部反腐机制并没有起到作用。反倒是靠网友反腐、小三反腐,某种程度上这事反腐还是弃车保帅呢?

同样的假设,随机街拍发现的是另外的国企领导和小三,然后大家去挖,是不是也能挖出一系列的猛料呢?答案似乎又心知肚明。可往往通过垄断、权力而得到的财富的他们,似乎总喜欢装出一副两袖清风的样子,还给写各种鸡汤说你不够努力。

前阵子人民日报发了一个鸡汤下面的评论,有一句我觉得很经典,你大可不必装的这么关心我们,我们也没办法拿你怎么样。

图像

当下的经济状况,大家开始不再接受这样的叙事方式了。像之前央视出的各种鼓励大家去夜市摆摊的创富神话,真的非常的过时了,仿佛像以前电视纸媒时代单向灌输信息的的宣传方式,最终遭到反噬。简单的说就是现在人们没有那么容易好骗了。

图像

高考改变命运?

我翻看之前写的文字时候,在2017临近毕业就感慨高考并不一定能改变命运。

很多家庭对高考、大学、以及当下社会的东西都不了解,却迷信与“教育改变命运。高考改变人生”这样的话。“教育改变命运”可能没错,到要看怎么理解,起码在个体来看这话其实“不一定”。“高考改变人生”就更加的过时了。
2017/06/07/写在高考前(高考4年记)

现在毕业工作了三五年,我依然保持这个观点,甚至更加坚定。

社会对高考的看中,一方面来源于它是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在同一省份内(不讨论省份之间的差异)大家完成相同的测试,然后通过分数来分配有限的上大学机会。这个过程中无论出生、地区、贫富都是完成相同的卷子,而只要能获得高分那么匹配的大学也不会拒绝你。另一方面,自古以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传承千年的科举文化影响下,寄希望于十年寒窗苦读,通过一朝科举实现阶层跃迁。以往很多寒门出贵子,改变家族命运的故事被传颂。

往往越是出身底层的人,在传统教育和自身的处境下,寄希望于下一代通过“高考”鱼跃龙门去看到更大的世界,去改变命运,才会更加把“高考改变命运”奉为圭臬。与其说是他们是相信“高考改变命运”,我觉得更多是把“命运改变”变成一种信仰,寄托在高考上而已。

我在很多考场周围,看到焦急在考场外等待的父母,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期待。又联想到我可能是他们的孩子可能8-9年后的状态,我有内心唏嘘不已,五味杂陈。

但然不可否认,如果确实出生非常农村底层,除了学习刷成绩没有别的路径,那么埋头努力成为小镇做题家考入好大学,同时以就业为导向选择工程类等理工学科。毕业之后可能能找到工作,家庭情况也确实会改变。但是,这算不上阶层的跃迁,只是走出了大山的桎梏过上了相对改善的生活。况且现在,寒门也越来越难出贵子了。

因为刚刚提到的公平,仅仅是在高考这件狭隘定义下的事情本身是公平,没有人能提前拿到题目和答案,没有人能篡改分数。所以在寒门闭塞的信息渠道中看来,只有成为小镇做题家一条出路。但是在高考前后,可有太多花活可以让高考这件事情变得没有那么的公平。

高考前,大家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大家就不是在一条起跑线的。好的教育资源,可以相同时间获得更好的效果,或者相同的效果减少时间去卷,把时间放在运动、音乐、旅行、才艺等更多开拓眼界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上。

高考后,幸幸苦苦的分数也会被别人不知道哪来的加分轻松超越。就比如中石油事件中的女主角董思槿在北京以藏族身份考入中国石油大学机械专业。我们知道民族加分本意是照顾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落后的政策,但是一个在北京教育资源优异的地方,由于莫名其妙的的藏族身份,就又踩踏过多少人。也许这个事情是合法的,但是在常理上是违背初衷。 再加上北京这个地方就天然拥有不平等的优势。

民族加分还是很常见的加分,作为普通学子都能了解到申请到,不存在什么信息差。但类似于高中生都发SIC论文(最近的事情)、中学生获得什么大赛(研究癌症什么,基本都是牛到不行的项目),第一次看我会觉得很牛,后生可畏,感叹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看多了就知道基本是拼父母之间的差距,参加的什么英才计划,自主招生等等,基本都是普通人听都没听过的渠道,更别说获得参加的入场券的。

还有传统一点高考移民,教育资源好的生源去落后地区参考挤占他们的资源。新潮一点的直接是换个港澳台身份或者国籍,直接走优待渠道。这些都是以前中学得我闻所未闻的骚操作。以上总总还是这些年网上冲浪,作为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能够听到的,那些不知道的神奇操作又有多少呢。

而且即便这些“努力”都失败了,那就去国外留个学,回来就是“海归大学生”了。规避了难以操作的相对公平的高考,国企、体制等关卡就更好操作了。最后虽然高考做了很多努力也做得公认的公平了,但是走郭这一步,大家又回到弱肉强食的社会,那个熟悉的看背景、看关系的社会。即便你是寒门贵子,走出大山获得生活的改善,仿佛是「翻身了」,但是没有这两样东西,实际上下一代不还是走老路吗。

据传胡锡进的女儿高考失利后复读进入国际关系学院,然后进入汉办,于2010-2011年在美国孔子学院当老师,目前环球时报在编制驻美记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怕环球时报总编女儿,高考考不好也只能老老实实复读没有捷径,高考确确实实做到公平。但是走过高考之后的路可不是普通人,甚至比她更高能力的人能够走得顺的。

今年力压高考的两大话题事件,也在不同角度嘲讽着期待“高考改变命运”。

一件事情告诉大家「公平」只掌握在有权者的手中。

另一件事情告诉你,你苦逼的参加一场以为可以改变命运考试,而别人通过美色轻轻松松获得你一辈子无法企及的收入。人家搂着小三买这包,嘲笑你没工作是你还不够努力。用底层的苦难企图去感动你,送你一碗廉价鸡汤,鼓励你加油给你打气。

整个世界如一座金字塔 将我们笼罩

有人高高在上 而我只是运转的供料

——《范进中举》歌词

r/China_irl - 央视网构图: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是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信仰

公平和希望

当然我知道

这个社会就是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
这个社会就是相对不公平的
这个社会就是会存在着贫富的差距
任何社会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过去我们有希望,经济、法治各方面都在慢慢变好的趋势

我们有希望慢慢的让社会越来越公平
慢慢的贫富的差距能够小一些
慢慢的弱者也会拥有平等对话的权利
社会的问题能够得到慢慢的解决

但是现在很难看到这个希望,至少可以预见的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更糟糕。

img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