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催眠大师》徐峥以及张艺谋

每次看完电影都感觉要写一片牛逼闪闪的长影评,但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但又喜欢聊电影,因为单纯的喜欢。

想聊的两部片子,《催眠大师》和《归来》是近两年我在院线看过的目前我认为最好的商业片和文艺片。

之所以是院线看过的,是因为和那些几十年间被大众评价出来的影片是不在一个维度对比的。之所以是我看过的,是因为也许电影并不是很好,只是我目光狭窄罢了。

睡眠大师

《催眠大师》是4月26号上映的,hold不住一个月来的期待首映当天去看的,果然不负众望。关注这部片子是国产电影很少涉及“心理”主题,“‘催眠”这个概念也很少使用,“费脑”这件事情也基本很难在国产电影中呈现。一般的国产商业片还是类型化为主,然而类型化有做不出彩,烂片云集。

而这部片子,有徐峥担当监制并主演。用了很多心得概念以及手法,包括开篇的氛围渲染是很多惊悚片的手段,在剧情上也是很缜密,悬念迭出,又环环相扣,但最后剧情跌宕,有又恍然大悟。真个过程真的畅快淋漓。目前电影还在上映,就不好剧透,但是去看了绝对能值回票价。

故事讲述的是莫文蔚饰演的任小研是一个难以对付的患者,很多心理治疗师都拿他没办法,而心态高傲但也实力不凡徐峥尝试使用催眠来治疗,但是他渐渐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而自己也心事重重,而这一些最终……自己去看吧。电影在早期宣传的时候时候被包装成“中国版盗梦空间”,因为电影中涉及到一层又一层的催眠。水平达到盗梦的多少我不知道,但是这个level还是我的理解层次,盗梦真的一遍没有看懂。

影片的一大亮点,当时又擦觉但事后才明白,他在音效上做了很大的功夫。以及他那“杜比环绕音效”特别棒,明显的例子就是任小研听到的弹珠的声音,真如电影院天花板上的发出的一样。然后就是各种情绪冲突的时候那种突然的猛烈的声音,以及安静时渲染惊悚气氛的低频底噪。

然后蒙太奇手法、布景、包括演员的演技什么的都做得很走心,难得的一部商业好片。

归来

广西南宁西乡塘区的张艺谋在十三钗之后,加盟乐视腿粗了这部很平实的电影《归来》。

故事根据严歌苓的《露犯焉识》改编,其实是用了后半部分陆焉识回家最为影片的开始,然后后面的部分就是编剧的在创作了。影片实在文化大革命的大背景下,被化为右派的知识分子陆焉识从大西北逃跑回家,为了见见自己的家人。然而由于我一下子说不清的原因,在火车站的天桥上他们却未能如愿“相见”,最后仅仅相隔数米,却只能遥远相望。而这短短一望,就以相隔一世。

后来三年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平凡回家的陆焉识却发现自己的爱人已经不认识自己了,这种感觉就类似与泰戈尔那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然后他就尝试着各种办法帮助他恢复记忆……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的,他的爱人冯琬瑜每个月的5号都会到火车站接他,于是他就默默的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有一年的陪伴着她来火车站,等待着永远也不会等到的“陆焉识”。最后定格的那个场景表达的大致意思我理解是:即便你已不认识我,我能给的最好的爱,就是无声的陪伴。

故事大致如此,但是电影依然值得你去看一遍。陈道明和巩俐两个实力派演员所呈现出的情感真的很打动人。加上张艺谋不失水准的制作,平实的基调,电影真心不错。PS:电影我看了两遍~

这里插播一句,小情侣才喜欢一起去看《同桌的你》中虚幻的爱情,有level一点就应该看看这种平实生活中的感动。

细节

在张艺谋的一段采访中提到,很多内容往往都包含在细节里。

我觉得好的电影会把细节做的很好。这里说的细节不是情节中的特写细节。而是观众可能忽略的细节,比如布景中的道具是不是符合那个时代,服装样式以做旧的程度甚至台词的每一字词是否严谨又包含深意,巴拉巴拉的。总之,很多你不再一到的地方都要考虑到,这就是把细节做好了。

其实往往要把细节以及细节中的细节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观众并不都注意到。三事情往往是这样的,你把祯祯考究的细节做的好了观众并不一点发觉得到,只觉得就应该是这样,但是一个细节出现了瑕疵,一旦观众注意到就可能对影片印象大减。但是很多细节,其实是导演在艺术上自己和自己,苛求完美。比如霸气测漏的王家卫。今天看杂志采访《一代宗师》的摄影时,说原本以为干六个月,然后既然拖了两年。甚至过了两年后叫你回来补拍两年前的一个特写。囧,王家卫,导演中的奇葩一朵。有机会再聊他。

说说两部电影中我注意道德一些细节吧。

《催眠》中很明显的一个就是莫文蔚在催眠时,眼球在在左右运动的。可能很少人在意到这个,作为一个学过心理学的再次就科普一下,这个阶段属于快速眼动睡眠,睡眠一般可以分为浅度睡眠、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一般人的睡眠过程是由浅入深然后又会到浅,在会到浅睡眠的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人的眼球会左右移动,一般这个时候的人是在做梦。也就是说莫文蔚当时是在徐峥催眠暗示下在梦中回忆往事。

《归来》中的细节主要体现在时代的痕迹以及变迁上面,比如服装的变化,墙上宣传画从“打倒帝国主义”到“改革开放”,以及反复出现的冯婉瑜梳妆的镜头里容貌的变迁。其实这都属于特写的细节,还有一些比如冯婉瑜得病前后说话语气上轻微的变化(真的好演员呐),还有那块写着“陆焉识”的牌子的变化等等都是制作考究的提现

其他

我特别想说的是《归来》在焉识回家后问”方师傅是谁?“”当年革委会的“”那能不能把方师傅再来当面对一对“闫妮答”%¥%@¥%@搬到郊区了“这句话明显用的不是同期声,而是后期补录的,这句话肯定没有通过审查,然后不得不修改之后重录。导致了音色对不对上,口型对不上,甚至逻辑对不上——”搬到郊区怎么就不能找来?“

虽然我猜不出说了什么,但是我总觉得后面一个无法理解的情节”焉识拿这个锅勺去方师傅“的理解肯定和这句话有关,可惜被剪了。

只能说作为国师张艺谋,电影总局给了他最大的尺度了。要知道开头那十几分钟真的我都有点感觉是通过小人物悲剧去反映那个时代的感觉。拍这种敏感背景的还能公开上映的,老谋子就占了两部。

写着写着就两千五了,我感觉很多还没聊到,要是写专业作业也有这干劲那该多好啊。唉,夜已深,蚊子多,就到这里。

今天可是2014年5月20号,在这个大家忙约会表白秀恩爱,我居然在写这玩意,注定孤独一生呐。

秦小志

2014年5月21日星期三00时45分